《江苏陶瓷》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江苏省淮河流域洼地治理工程创新举措浅析

 
来源:江苏陶瓷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一、淮河流域洼地涝灾成因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极易发生暴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致使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加之流域内人口密集,人水争地矛盾突出,更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淮河流域洼地涝灾产生原因: 一是降雨过量集中,汛期6—9月容易发生集中性暴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农作物收成期间易造成大面积减产。二是土壤条件为易发生涝渍的不利因素,淮河平原易涝地区主要分布着砂姜黑土、潮土和水稻土,多次暴雨造成土壤水分饱和,湿胀涝渍难排。三是部分地区排涝设施落后,河道淤积严重,排涝标准较低。四是水位顶托,因洪致涝,汛期淮河行洪水位高于两岸洼地内河水位,只要降雨超过排泄量,就形成“关门淹”。 二、江苏省淮河流域洼地基本情况 进入21 世纪以来,按照淮河流域相关规划,江苏省立足“十六字”治水思路,积极推进淮河低洼地排涝治理建设,相继实施完成了2003年灾后重建应急工程洼地治理工程、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里下河川东港工程等,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江苏省淮河流域总面积6.30万km2,占淮河流域总面积的23.3%,占江苏省总面积的62%。流域内75.7%为平原洼地,主要在圩区、河流下游平原区、滨湖地带,最低的兴化、溱潼、建湖洼地高程仅为1.0~1.5 m(废黄河高程,下同)。根据2010年3月水利部批复的《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规划》,江苏省除涝工程规划布置的重点为里下河洼地、白马湖及宝应湖洼地、南四湖洼地(包括废黄河洼地)、邳苍郯新洼地、沿运洼地、分洪河道沿线洼地(包括渠北洼地)和行蓄洪区洼地(洪泽湖周边、黄墩湖、鲍集圩)。 三、近期洼地治理工程概况及建设管理创新举措 淮河流域洼地经过多年逐步整治,治理区防洪除涝能力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但是对于有着4.77万km2洼地面积的江苏来说,治理任务仍然很重。2019年,根据淮河流域历年受灾情况和治理情况,依据“轻重缓急、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效益明显”的原则,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1.工程概况 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选择里下河洼地、黄墩湖地区洼地和南四湖湖西洼地作为治理重点,治理范围共6 278 km2,其中里下河洼地4 901 km2,黄墩湖洼地357.8 km2,南四湖湖西洼地1 019 km2,通过疏浚区内河道、加固堤防,新改建沿线桥涵闸站等配套建筑物,恢复提高区域防洪除涝标准,使治理区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改变低洼易涝地区涝灾严重的局面。 2.工程特点 (1)覆盖范围广 本次治理工程包括里下河、黄墩湖地区和南四湖湖西三片洼地,治理范围涉及徐州、宿迁、淮安、扬州、泰州、南通、盐城7个设区市的18个县(市、区),总人口916万人,土地面积19 520.8 km2。 (2)建设内容多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拓浚干河河道364.58 km、排涝支河(干沟)47.25 km,新建、退建、加固堤防198.73 km,新建防汛道路21.4 km; 新建护岸40.07 km;新建、拆建、扩建、加固各类建筑物582 座,其中涵闸272 座、泵(闸)站222 座、桥梁87 座、船坞1 座。工程基本涵盖了江苏省常见的各种建筑物形式。 (3)投资规模大 工程概算总投资673 199万元,其中包括工程部分377 072万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267 983万元,环保水保专项投资28 144万元。中央及省级补助512 068万元,是江苏省淮河流域有史以来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洼地治理工程。 (4)建管要求高 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之一,也是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是保障洼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区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 是地区经济发展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保障型工程,领导重视程度高。因此,工程建设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益的发挥,也对区域国计民生有着深远影响。 3.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举措 (1)建管模式创新 针对洼地治理工程面广、量大、战线长等特点,建立职责明确、协调有序的建管体制十分必要。洼地治理工程建设之初就确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1+7+18”建管模式。 “1”: 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是省水利厅组建的项目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规范推进和检查指导工程建设管理等。洼地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工程建设局,负责工程日常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7”:7个设区市水利(务)局是辖区内工程项目的市级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工程的协调管理,必要时组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18”: 工程沿线的18个县 (市、区)水利(务)局是辖区内工程的县级主管部门,其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所管辖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工程开工建设一年多来,推动有力,至2020年10月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0 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44.6%。 (2)质量创优引领 工程建设之初就强化创优意识和落实创优措施,指导参建各方编制创优实施计划,引导参建各方共创优质工程。强化质量监管,设区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联合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共同开展辖区内项目质量监督,以设区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主。省级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巡查指导工作。根据工程实际和特点,项目主管部门通盘考虑项目总体划分原则,引导项目法人科学、合理分标,以利于工程总体质量管理和评定。为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原则要求各地以设区市为单位,统一招标选择第三方质量检查单位,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其服务范围及内容,定期统计、通报第三方质量检测情况。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和文明工地创建、“安全生产活动月”等活动,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督促参建各方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3)智慧水利助推 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率,让项目法人及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等方面信息的功能和要求,同时为未来的资金投入分配和项目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持,专门研发了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管理,项目建设信息的在线填报审核管理,项目进度、资金、质量、安全等信息的可视化监管分析,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打下坚实基础。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即采用BIM 技术,结合工程特点,围绕单孔圩口闸、节制闸开展典型BIM设计,通过适量的参数化定制,提供完整的模型创建和图纸设计模板,一方面提高了设计效率,另一方面图纸设计和工程量统计基于模型生成,减少了绘图和工程量统计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了设计质量。 (4)生态河道拓展 工程治理中将生态河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把防洪除涝与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河道生态、环境协调、城市发展、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相关因素,开展大溪河、马家荡等重点河段试点生态河道建设。在不影响行洪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河道滩地栽植水生植物、改造水陆交互带、保持生物多样化、布置滨湖亲水设施、在近村庄段的弃土区营造水乡生态风貌等多种措施,打造美丽生态画廊、群众亲水休闲空间,满足沿线群众对于生态环境改善、回归自然的需求,增强由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5)长效机制保障 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制定了洼地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实施细则、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牢牢立足项目法人是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的关键点,加强对工程沿线项目法人的全方位培训,有效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确保高质量推进洼地治理工程建设。 四、结 语 江苏省在淮河流域洼地治理过程中,按照区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治理工程,先急后缓、实事求是地解决各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显著的影响。而洼地治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部署,科学开展工作,成片治理,逐步完善。 [1]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R].2013. [2]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规划报告[R].2010. [3]虞邦义,曹秀清,蒋尚朋,等.淮河流域洪涝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20(6). [4]张永生,牛战富,卢磊.浅谈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建设管理[J].治淮,2018(5). 一、淮河流域洼地涝灾成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极易发生暴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致使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加之流域内人口密集,人水争地矛盾突出,更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淮河流域洼地涝灾产生原因: 一是降雨过量集中,汛期6—9月容易发生集中性暴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农作物收成期间易造成大面积减产。二是土壤条件为易发生涝渍的不利因素,淮河平原易涝地区主要分布着砂姜黑土、潮土和水稻土,多次暴雨造成土壤水分饱和,湿胀涝渍难排。三是部分地区排涝设施落后,河道淤积严重,排涝标准较低。四是水位顶托,因洪致涝,汛期淮河行洪水位高于两岸洼地内河水位,只要降雨超过排泄量,就形成“关门淹”。二、江苏省淮河流域洼地基本情况进入21 世纪以来,按照淮河流域相关规划,江苏省立足“十六字”治水思路,积极推进淮河低洼地排涝治理建设,相继实施完成了2003年灾后重建应急工程洼地治理工程、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里下河川东港工程等,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江苏省淮河流域总面积6.30万km2,占淮河流域总面积的23.3%,占江苏省总面积的62%。流域内75.7%为平原洼地,主要在圩区、河流下游平原区、滨湖地带,最低的兴化、溱潼、建湖洼地高程仅为1.0~1.5 m(废黄河高程,下同)。根据2010年3月水利部批复的《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规划》,江苏省除涝工程规划布置的重点为里下河洼地、白马湖及宝应湖洼地、南四湖洼地(包括废黄河洼地)、邳苍郯新洼地、沿运洼地、分洪河道沿线洼地(包括渠北洼地)和行蓄洪区洼地(洪泽湖周边、黄墩湖、鲍集圩)。三、近期洼地治理工程概况及建设管理创新举措淮河流域洼地经过多年逐步整治,治理区防洪除涝能力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但是对于有着4.77万km2洼地面积的江苏来说,治理任务仍然很重。2019年,根据淮河流域历年受灾情况和治理情况,依据“轻重缓急、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效益明显”的原则,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实施。1.工程概况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选择里下河洼地、黄墩湖地区洼地和南四湖湖西洼地作为治理重点,治理范围共6 278 km2,其中里下河洼地4 901 km2,黄墩湖洼地357.8 km2,南四湖湖西洼地1 019 km2,通过疏浚区内河道、加固堤防,新改建沿线桥涵闸站等配套建筑物,恢复提高区域防洪除涝标准,使治理区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改变低洼易涝地区涝灾严重的局面。2.工程特点(1)覆盖范围广本次治理工程包括里下河、黄墩湖地区和南四湖湖西三片洼地,治理范围涉及徐州、宿迁、淮安、扬州、泰州、南通、盐城7个设区市的18个县(市、区),总人口916万人,土地面积19 520.8 km2。(2)建设内容多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拓浚干河河道364.58 km、排涝支河(干沟)47.25 km,新建、退建、加固堤防198.73 km,新建防汛道路21.4 km; 新建护岸40.07 km;新建、拆建、扩建、加固各类建筑物582 座,其中涵闸272 座、泵(闸)站222 座、桥梁87 座、船坞1 座。工程基本涵盖了江苏省常见的各种建筑物形式。(3)投资规模大工程概算总投资673 199万元,其中包括工程部分377 072万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267 983万元,环保水保专项投资28 144万元。中央及省级补助512 068万元,是江苏省淮河流域有史以来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洼地治理工程。(4)建管要求高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之一,也是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是保障洼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区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 是地区经济发展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保障型工程,领导重视程度高。因此,工程建设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益的发挥,也对区域国计民生有着深远影响。3.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举措(1)建管模式创新针对洼地治理工程面广、量大、战线长等特点,建立职责明确、协调有序的建管体制十分必要。洼地治理工程建设之初就确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1+7+18”建管模式。“1”: 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是省水利厅组建的项目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规范推进和检查指导工程建设管理等。洼地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工程建设局,负责工程日常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7”:7个设区市水利(务)局是辖区内工程项目的市级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工程的协调管理,必要时组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作。“18”: 工程沿线的18个县 (市、区)水利(务)局是辖区内工程的县级主管部门,其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所管辖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工程开工建设一年多来,推动有力,至2020年10月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0 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44.6%。(2)质量创优引领工程建设之初就强化创优意识和落实创优措施,指导参建各方编制创优实施计划,引导参建各方共创优质工程。强化质量监管,设区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联合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共同开展辖区内项目质量监督,以设区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主。省级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巡查指导工作。根据工程实际和特点,项目主管部门通盘考虑项目总体划分原则,引导项目法人科学、合理分标,以利于工程总体质量管理和评定。为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原则要求各地以设区市为单位,统一招标选择第三方质量检查单位,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其服务范围及内容,定期统计、通报第三方质量检测情况。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和文明工地创建、“安全生产活动月”等活动,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督促参建各方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3)智慧水利助推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率,让项目法人及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等方面信息的功能和要求,同时为未来的资金投入分配和项目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持,专门研发了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管理,项目建设信息的在线填报审核管理,项目进度、资金、质量、安全等信息的可视化监管分析,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打下坚实基础。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即采用BIM 技术,结合工程特点,围绕单孔圩口闸、节制闸开展典型BIM设计,通过适量的参数化定制,提供完整的模型创建和图纸设计模板,一方面提高了设计效率,另一方面图纸设计和工程量统计基于模型生成,减少了绘图和工程量统计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了设计质量。(4)生态河道拓展工程治理中将生态河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把防洪除涝与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河道生态、环境协调、城市发展、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相关因素,开展大溪河、马家荡等重点河段试点生态河道建设。在不影响行洪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河道滩地栽植水生植物、改造水陆交互带、保持生物多样化、布置滨湖亲水设施、在近村庄段的弃土区营造水乡生态风貌等多种措施,打造美丽生态画廊、群众亲水休闲空间,满足沿线群众对于生态环境改善、回归自然的需求,增强由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5)长效机制保障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制定了洼地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实施细则、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牢牢立足项目法人是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的关键点,加强对工程沿线项目法人的全方位培训,有效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确保高质量推进洼地治理工程建设。四、结 语江苏省在淮河流域洼地治理过程中,按照区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治理工程,先急后缓、实事求是地解决各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显著的影响。而洼地治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部署,科学开展工作,成片治理,逐步完善。参考文献:[1]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R].2013.[2]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规划报告[R].2010.[3]虞邦义,曹秀清,蒋尚朋,等.淮河流域洪涝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20(6).[4]张永生,牛战富,卢磊.浅谈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建设管理[J].治淮,2018(5).

文章来源:江苏陶瓷 网址: http://jstc.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3362.shtml


上一篇: 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营造分析
下一篇: 机械工业论文_混合澄清槽搅拌装置滑动轴承设计及磨损性能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江苏陶瓷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